欢迎访问保健网!

首页

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

时间:2021-05-21 来源: 作者:
各市州、兰州新区、甘肃矿区卫生健康委(地病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年5月15日是第28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补碘,健康一生”。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21〕245号)要求,现就我省组织开展第28个“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领导,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综合防控策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确保宣传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二、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效果

  省卫生健康委将会同相关部门,于5月15日在庆阳市举办全省第28届“防治碘缺乏病日”主会场活动。各地要紧密围绕宣传主题,制订详细的宣传方案,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平台,针对不同人群特别是孕妇等重点人群加强核心信息宣传。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取专题问答、专家解读等形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三、完善长效机制,巩固防治成果

  各地要按照《地方病防治工作规范》有关要求,持续做好碘缺乏病监测等各项防治工作,不断加强基层地方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完善防控体系,做好人才、技术储备,持续巩固防治成果,确保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四、相关要求

  (一)请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网站(http://www.nhc.gov.cn/jkj)下载第28个“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主题海报、宣传材料,结合当地实际制作宣传品。

  (二)活动结束后,各地要及时总结主题日活动情况,提炼亮点和典型,并将活动总结(包括照片、视频等材料)电子版于2021年5月31日前报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

  联系人:黄 倩

  电话及传真:0931-4818530

  电子邮箱:1005180175@qq.com

  

  附件:2021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核心信息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5月7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附件

  

  2021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核心信息

   

    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
  1.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2.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3.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
  4.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5.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6.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二、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7.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我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个点),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
  8.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
  9.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10.自2000年以来,我国完成的各类监测或调查(碘缺乏病监测、碘盐监测、高水碘地区调查和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三、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11.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12.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
  13.甲状腺微小癌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隐匿性大且不易被发现,可能陪伴终身。据很多发达国家的尸检报告,生前未被发现的甲状腺癌患病率高达5.6%~35.6%,其中微小癌占到67%。
  14.有研究提示,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网 baojian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