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网!
桂卫宣传发〔2021〕3号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总工会
共青团广西区委 自治区妇联关于举办
2021年广西基层健康科普技能大赛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卫生健康委(局)、总工会、团委、妇联,区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
为深入实施健康广西战略和健康广西行动,提升新时代基层健康科普能力,进一步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决定举办2021年广西基层健康科普技能大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针对基层健康科普的突出问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遴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健康科普人才,通过系统培训、专家指导、科普实践、技能竞赛等方式,孵化建设具备新时期健康知识传播能力的基层健康科普人才队伍,推进符合群众需求的基层健康科普理念、知识、技能、经验传播扩散,提升新时代基层健康科普能力,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基层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二、活动主题
健康素养,让生活更美好!
三、参赛人员范围等相关事项
(一)参赛人员范围:全区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
(二)参赛条件:1.政治合格,爱岗敬业,无医疗事故和违纪处分记录。2.热心健康科普与健康教育,具备医学领域的知识背景与专业能力。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在岗工作人员(含编外聘用人员),在广西卫生健康系统工作满1年以上(2020年3月1日之前入编或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三)选手名额分配及相关要求。每县(市、区)2人,其中已脱贫摘帽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各3人。
各市卫生健康委统筹指导,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牵头组织实施,于2021年5月15日前,按照分配名额,以县级预选赛、专家考核等形式,遴选出热爱健康科普工作、具备一定健康科普能力的医疗卫生人员作为参赛选手。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2021年5月20日前,通过“健康八桂”“广西疾控”等微信公众号上的广西基层健康科普技能大赛综合服务平台,进入技能大赛报名通道,上传大赛报名登记表(详见附件1)扫描件,并填写相关基本信息。
四、比赛内容、参赛形式和评分规则
(一)比赛内容。围绕群众健康需求,以健康知识讲解为基本形式,展示健康科普技能。讲解可打破传统模式,加入其他辅助表现形式(如脱口秀、歌舞、相声、情景剧等,其他辅助表现形式不超过总时长的50%)。讲解以普通话为主(运用方言仅以必要的表达需要为限,不应影响普通人群理解科普内容),时长在5-8分钟为宜。 ????
(二)参赛形式。选手须独立参赛,不可相互结对组队,但可邀请辅助表演人员组成团体(每位选手的辅助表演人员原则上不超过6人,应为本县(市、区)符合参赛条件的人员。辅助表演人员不参加自治区举办的封闭培训,但可以申请参加特训营;主办方不承担辅助表演人员参加特训营的食宿等相关费用)。
每位选手可以安排指导老师1-2名,指导老师不限于卫生健康系统和广西区内人员。各市、县(市、区)须安排领队1名,原则上由各市、县(市、区)卫生健康委(局)相关人员担任。
(三)比赛评委评分规则。详见附件2。
五、比赛流程及赛制
采取以训促赛、以赛代训、实践锻炼等形式,努力提升新形势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科普能力。
(一)封闭集训。
2021年5月下旬,邀请国内权威基层健康科普专家和健康科普工作者,对选手进行为期3天的封闭集训。封闭集训理论授课与模拟实训相结合,并向考核合格学员颁发证书。封闭集训的场地费、专家费用、选手餐食等费用由主办方负责,选手住宿费、差旅费等费用由选手所在单位按规定报销。
(二)健康科普实践活动。
考核合格选手回到所在县(市、区),在其所在单位等有关方面协助下,以个人或组建团队(邀请辅助表演人员参加)的形式,于2021年6月30日前,开展完成“三个一”健康科普实践活动。
1.开展一次以基层群众为受众的健康知识讲解活动。
2.面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举办一次健康科普技能讲座,参加人员不少于50人。
3.录制5-8分钟的健康知识讲解视频,作为参加广西基层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初赛报名视频。在完成前两项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健康八桂”“广西疾控”等微信公众号上的广西基层健康科普技能大赛综合服务平台,进入大赛报名视频上传通道上传报名视频和“三个一”活动小结及照片(每个活动1张)。报名视频应为MOV、MP4等格式,1080P高清影像、不超过400M,命名格式为XX县(市、区)+作品名称+选手姓名+手机号码+基层健康科普技能大赛。
(三)技能竞赛。
1.初赛。2021年7月中下旬,主办方对报名作品进行形式审查后,对通过形式审查的报名视频进行网络展示投票(投票结果按10%比例计入初赛总分)和专家评委评审,选拔出100名选手参加复赛。
2.复赛。2021年8月中旬,举办广西基层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复赛,评选出40名选手进入决赛。
3.特训营。2021年8月下旬,举办特训营,邀请国内权威基层健康科普专家和健康科普工作者,对进入决赛的选手进行为期2天的特别训练指导。
4.决赛。2021年9月上中旬,举办广西基层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决赛。
复赛、决赛选手的食宿费、差旅费和特训营的住宿费、差旅费等费用由选手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报销。
(四)专家评委队伍。
邀请卫生健康系统、播音主持、文化文艺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若干名担任初赛、复赛、决赛评委。
六、比赛奖励
(一)比赛选手奖励。
1.初赛:晋级授予荣誉证书。
2.复赛:晋级授予荣誉证书。
3.决赛:
一等奖3名,授予荣誉证书。
二等奖8名,授予荣誉证书。
三等奖15名,授予荣誉证书。
优秀奖14名,授予荣誉证书。
最佳创意奖若干名,授予荣誉证书。
最佳网络人气奖若干名,授予荣誉证书。
最佳战队奖若干名(可将领队、指导老师纳入获奖名单),授予荣誉证书。
主办方进行以上奖励,并将辅助表演人员纳入获奖名单。择优将获奖选手纳入广西健康科普人才库,安排参加相关强化培训,并推荐参加全国大赛。
决赛荣获一等奖并符合相关条件的选手,可在下一年由所在单位工会向上一级工会优先推荐申报“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已获得“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的人员,不再重复授予)。
决赛成绩前3名符合相关条件的女性选手,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向自治区妇联申报授予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共3人;决赛成绩前6名的女性选手,择优推荐参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对决赛前5名的青年选手(35岁以下,1986年3月1日后出生),按程序优先推荐参评共青团相应荣誉。
(二)相关团体奖励。对于组织工作出色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总工会、团委、妇联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由主办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荣誉证书。对于荣获决赛一等奖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团队(选手所在科所、部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申报“工人先锋号”称号,共授奖3个团队。对于荣获决赛一、二、三等奖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团队(选手所在科所、部门),向共青团广西区委推荐创建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对于荣获决赛一等奖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团队(女性选手所在科所、部门),向自治区妇联申报授予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誉,共授奖3个团队。
七、组织机构
大赛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总工会、共青团广西区委、自治区妇联主办,各市、县(市、区)卫生健康委(局),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治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广西医师协会协办。
自治区成立大赛组委会(详见附件3),负责大赛的组织领导工作。各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成立涵盖市直、所辖各县(市、区)相关部门的组委会,制定全市大赛的实施工作方案,负责全市大赛的组织实施工作。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管理。基层健康科普技能大赛是健康广西行动的重要安排。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在动员发动、组织比赛、宣传引导、强化保障等方面抓紧抓实抓细,确保活动成效。
(二)注重营造氛围。统筹线上线下各级各类媒体,对大赛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形成多渠道、立体化、分层次的全媒体传播格局,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自治区组委会将举办基层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启动仪式。
(三)本次大赛不收取报名费等任何费用,最终解释权归自治区组委会,其有权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等情况对大赛事项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内容将及时公布。各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妥善解决参赛选手及相关人员的差旅费等相关费用,并在工作安排、福利待遇等方面提供良好保障。
(四)请各市卫生健康委收集所辖县(市、区)领队名单(含市本级),并于2021年4月29日前将领队回执(附件4)发送至自治区组委会工作联系邮箱。
联系人及电话: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谭宇键、李文君,0771-2809293。
自治区组委会工作联系邮箱:wjwxcc2020@163.com
附件:1.2021年广西基层健康科普技能大赛报名登记表
2.2021年广西基层健康科普技能大赛评分规则
????3.2021年广西基层健康科普技能大赛组委会组成人员名单
4.2021年广西基层健康科普技能大赛领队回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卫生健康委员会??????? ??????总工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 ??妇女联合会????????
???????????????????????????????2021年4月23日 ????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7月29日电(记者 ...
7月29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
为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
为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
7月24日,国家药监局局长李利在京会...
7月22日,中国法官协会、中国女法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网 baojianw.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