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网!
喜讯
7月2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共同在北京举办第四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以电视电话形式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分会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壮医学术首席专家黄汉儒被授予“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全国名中医。
黄汉儒,1943年1月出生于广西忻城县,1965年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至今。2012年获“桂派中医大师”称号,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挖掘、整理、研究、推广壮瑶等民族医药工作56年。黄汉儒是我国壮医药学术理论和壮医药学科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为壮医药的发掘、传承和科学应用做出了卓越贡献。
20世纪80年代,壮医药发掘整理全面开展。1985年,黄汉儒受命主持创建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于1988年建成投入运营,首任并连任所长16年之久。他的积极倡导促成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和广西壮医医院的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的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国家批准开展壮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国家有关部门将高等教育中的“中医专业壮医方向”升格为“壮医专业”,使壮医药与藏、蒙、维民族医药一道纳入国家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创办《民族医药报》和广西民族医药协会,打造了壮医药对外宣传、学术交流的平台。
黄汉儒将壮医的思想与医疗实践有机结合研究,在壮医药的历史起源和基础理论等许多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概念,首次构建了完备的壮医药理论体系,编著出版的壮医药奠基性著作《壮族医学史》和《中国壮医学》,总结出了“三气同步”“三道两路”“毒虚致百病”的壮医核心理论以及“痧、瘴、蛊、毒、风、湿”六大病症,“重视目诊,五诊合参”的诊断方法,“调气、解毒、补虚”为特色的治疗原则等壮医学说,使壮医药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
2020年,黄汉儒主编的《壮族医学史》英文版发行,这是壮族医药类丛书首次翻译成英文,成为国外医学专家、学者了解研究壮医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壮医走出国门,走向东盟乃至世界的一个新里程碑,具有深远意义
为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
7月24日,国家药监局局长李利在京会...
7月22日,中国法官协会、中国女法官...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制...
为深化医防协同与医防融合,以赛促教、...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是保...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网 baojianw.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